【時報-台北電】中鋼(2002)25日公布今年6月自結合併損益,結果合併稅前虧損進一步擴大到15.78億元,上半年累計合併稅前也由盈轉虧,虧損達15.68億元。中鋼表示,6月鋼市價量都差,導致營收減少、營業損失增加,不過市場不確定性逐漸降低,終端需求可望緩步釋出,大陸啟動減產及基建,有助鋼市產銷平衡早日脫離谷底。
中鋼第一季還能維持獲利,不過進入第二季虧損越來越明顯,4月稅前虧損2億元,5月虧損擴大到9.08億元,6月稅前虧損更達到15.78億元,前一次中鋼單月稅前虧損達到這個金額,要追溯到2022年12月,當時單月虧損29.74億元,是歷史最高紀錄。
中鋼表示,6月虧損擴大主因,在於鋼鐵單位售價及數量均下滑,受到景氣不振、對等關稅不確定性、新台幣匯率影響,6月鋼鐵市場相當低迷,下游客戶出口受到嚴重影響,連帶衝擊中鋼獲利表現。此外,中鋼為了協助客戶接單,提出不同的配套專案,也會影響單位價格及獲利。
中鋼表示,雖全球貿易消費與投資信心仍處於低位,不過美國陸續通知貿易對手國關稅稅率,市場不確定性逐步降低,終端需求可望緩步釋出,台灣內需在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活絡下,相對穩健。
鋼鐵市場部份,中鋼指出,美國提高鋼鋁232關稅後,當地熱軋流通行情震盪;歐洲進入暑休淡季;亞洲區鋼價維持低檔盤整,但大陸唐山地區實施限產、減產令,且當地社會庫存相對低位,寶鋼8月板材開漲盤強化市場信心;此外,大陸近期宣布將於西南地區進行大規模水壩建設,可望帶動基礎建材需求,有助鋼市產銷平衡早日脫離谷底。(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建宇/高雄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