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市場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關稅提前備貨及中國大陸補貼政策持續,抵消部分淡季衝擊,2025年首季全球晶圓代工業營收僅季減5.4%至364億美元。展望後市,由於補貼拉貨潮持續、新款手機上市前啟動備貨、AI應用需求穩定,預期第二季晶圓代工業營收將回升。
TrendForce最新調查指出,由於美國新關稅政策引發的國際政治角力影響,搶在對等關稅豁免期限到期前的提前備貨效應,部分晶圓代工業者接獲客戶急單,且中國大陸延續2024年推出的舊換新補貼政策,均抵銷部分淡季衝擊,減輕2025年首季淡季效應。
觀察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概況,台積電(2330)市占率自67.1%升至67.6%、穩居龍頭寶座,晶圓出貨雖因步入智慧手機備貨淡季而下滑,但部分影響由穩健的AI及高速運算(HPC)需求和電視的關稅避險急單抵銷,使首季營收255億美元、僅季減5%。
居次的三星(Samsung)因美國先進製程禁令限制中國大陸客戶投產,以及其客戶組成關係獲得中國大陸消費補貼的紅利有限,使首季營收季減11.3%至28.9億美元,市占率自8.1%小降至7.7%。
第三名的中芯受惠客戶因應美國關稅及中國大陸消費補貼提前拉貨,降低平均售價(ASP)下滑影響,首季營收季增1.8%至22.5億美元。第四名的聯電(2303)因客戶提前備貨使晶圓出貨與稼動率持穩,平均售價則受一次性調價而下滑,首季營收季減5.8%至17.6億美元。
第五名的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客戶主要經營中國大陸以外市場,未受惠補貼政策激勵,加上淡季因素使晶圓出貨與平均售價皆下滑,使首季營收季減13.9%至15.8億美元,市占率自4.6%微降至4.2%。
第六名的華虹集團旗下華虹宏力(HHGrace)受惠新產能出貨貢獻,及部分產品透過低價策略吸引客戶投片,首季營收表現與去年第四季大致相當。不過,在合併上海華力等其他事業後,首季集團營收季減3%至10.1億美元。
世界先進(5347)受惠關稅和中國大陸補貼政策促使客戶提前備貨,首季稼動率優於以往淡季水準,雖因低價產品出貨占比增加導致平均售價下滑,但首季營收仍季增1.7%至3.63億美元,排名升至第七名。
退居第八名的高塔半導體(Tower)則明顯受步入淡季、未受惠中國大陸補貼效益紅利影響,首季營收季減7.4%至3.58億美元。第九名的合肥晶合接獲客戶因應美國關稅、中國大陸補貼政策急單,投片產出增加帶動首季營收季增2.6%、升至3.53億美元。
第十名的力積電(6770)同樣受惠中國大陸補貼政策帶動的消費性急單,儘管記憶體代工投片動能稍弱,整體稼動率持平去年第四季,首季營收微幅季減1.8%、為3.27億美元。
展望後市,隨著關稅引發的提前備貨告一段落,整體動能逐步放緩,唯中國大陸補貼政策拉貨潮有望延續,加上下半年智慧手機新品上市前備貨陸續啟動,以及AI相關需求穩定,將成為帶動第二季稼動率和出貨關鍵,TrendForce預期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第二季營收將回升。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