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外資5月來買超台股集中市場逼近2,400億元,本周收5月月線,蓄勢挑戰2023年11月新高紀錄,外資鍾愛股集中在金融股、權值股、AI股及新台幣升值受惠股,包括中信金(2891)、台積電(2330)等16檔,連續3~20日大敲逾1.2萬張。
隨著美債殖利率飆漲,市場對短線反彈幅度不小的股市,開始產生戒心,投資專家認為台股有機會往22,000整數關卡及年線約22,300點靠攏,但愈往上壓力愈大;而外資上周五(23日)對台股也終止買超,轉為小賣超30.32億元。
篩選到23日止,外資呈現連買、且連買期間合計加碼1.2萬張以上的個股有中信金、凱基金、永豐金、臺企銀、第一金、遠東新、台新金、新光金、華航、金像電、國產、台積電、大同、精成科、台泥、英業達等16檔,其中,買超前八高中有7檔金融股。
美債殖利率持續攀升,科技股影響首當其衝。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表示,科技股對美債殖利率反應較敏感,目前市場面臨美債殖利率的亂流,10年期美債殖利率的預估已從之前的4.5%~4.75%,上升到5%,對科技股形成壓力。美債殖利率飆高問題尚未平息,關稅問題又來了,美國總統川普於23日接連發文表示將對歐盟與蘋果課稅,並威脅韓國三星與其他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也將面臨關稅等,此言一出,再度引美國科技股大跌。
針對外資買股標的,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解讀認為,當外資對處在攻擊買盤時,主要是鎖定台積電等權值股加碼,但若開始轉向金融股時,代表外資屬於防禦性買盤,而未來外資買盤能否持續,端視美股後市表現。(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淑美/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