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電子材料廠勤凱(4760)召開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每股稅後純益2.01元,創單季歷史同期新高、史上單季次高,獲利年增率逾6成,主要是受惠客戶拉貨積極、產品組合轉佳。公司同時公告4月營收為1.4億元,年增31.71%,創下歷史同期次高,第二季營運有望淡季不淡。
勤凱今年第一季營收4.12億元,年增55%、季減3%,受惠產品組合轉佳,毛利率增長至23%。同時公司樽節費用有成,營業費用率下降,營業淨利6,723萬元,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幅度達106%。另外第一季匯兌利益助攻,帶動單季稅後純益達6,067萬元,年增62%,每股稅後純益2.01元。
勤凱副董事長莊淑媛表示,4月雖有對等關稅議題,但客戶拉貨動能不減,銀膏、銅膏產品出貨持續增加,帶動4月營收達1.4億元,月減2.43%、年增31.71%。今年前四月營收5.53億元,年增48.42%,基本面穩健。展望5月,若暫排除匯率影響,5月產品出貨量有望較4月成長,第二季營收也有機會較第一季呈現個位數成長,業績可望淡季不淡。
莊淑媛表示,隨著AI需求強勁,高階晶圓代工製程不斷升級,將持續投入關鍵材料與創新應用的研發,公司自主研發的填孔導電膏(Conductive Via Paste),正與國內外半導體大廠共同進行產品開發與實際應用測試,將是未來公司營運成長動能。
勤凱表示,傳統FR4基板無法滿足高頻高速與散熱效能要求,玻璃基板因其低熱膨脹係數、高平整度與優異的熱管理特性,逐漸被業界視為3D先進封裝的理想中介層材料,未來可望取代FR4成為主流。勤凱自主研發的的填孔導電膏,成功解決傳統電鍍銅在高深寬比(Aspect Ratio)瓶頸,突破1:10的深寬比限制,可簡化製程流程、提升製程良率,降低整體成本結構。(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袁顥庭/台北報導)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