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美國將對中國大陸製船舶徵收靠港費用,法人認為,先前美中貿易戰持續,多數航商已降低美國線的中國大陸製船舶佔比,且徵收相關費用自今年10月才開始,預期短期運價影響不大,但台灣貨櫃三雄因有高現金股利保護,加上航行美國的中國製船舶比率低,預期股價相對有撐,但最終還是需要觀察川普對全球的關稅戰是否衝擊全球貨量,影響整個海運景氣。
美國前次公布收費標準後收到大量反對意見,因此本次調整後無論收費標準或費用都下降許多,包括收費改為採取漸進式以及收費對象改為僅限定於靠港美國的船舶,且每艘船每年最多收取費用5次,成本較為可控。
此外,多數航商將中國大陸製船舶避開前往美國航線,改以其他國製船舶營運美國航線,以降低相關費用。以台灣來看,貨櫃三雄中,陽明(2609)比例雖高但也僅17%,萬海(2615)是零,長榮(2603)則約3%,透過適當調度,幾乎不受影響,甚至還有轉單機會。
根據統計,3月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量萎縮1成,且進入4月後,貨物訂單相繼取消、訂艙量急減,預測未來5周內,亞洲至北美航線將有53%的運力被取消。法人指出,整個關稅問題已牽扯全球經濟環境變化,貨櫃運輸量已經陷入萎縮,若關稅能夠順利解決,則有可能會有一波報復性出貨潮。
受台股影響,長榮、陽明、萬海今天開盤跌幅都在4%左右,表現疲軟。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