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tock_icon
股利與所得稅及二代健保的影響計算
徐嘉欣會計師
2023-08-04 20:17
分享
1,128
股利與所得稅及二代健保的影響計算股利與所得稅及二代健保的影響計算股利與所得稅及二代健保的影響計算股利與所得稅及二代健保的影響計算...
需訂閱[]之VIP會員才可觀看
登入會員
前往購買

在台灣,股利所得的計算方式不僅影響所得稅,還與相關的補充保費有著密切的聯繫。本文將深入探討股利所得的所得稅計算方式,以及如何計算股利相關的補充保費,並通過具體案例來闡述這些概念。


股利所得的所得稅計算方式


根據所得稅法第15條第4、5項,股利所得的所得稅計算方式有兩種計算方式:


  1. 全部所得合併計稅:股利所得將併入其綜合所得中,並按照以下方式計算可抵減稅額:

可抵減稅額 = 股利所得 × 8.5%每一申報戶的可抵減稅額上限為8萬元。


也就是說,股利所得每戶94萬元內,最高可抵扣8萬元稅額。


試算採全部所得合併計稅之所得人應納稅額如下:


應納稅額=((股利所得+其他各類所得)-免稅額-扣除額)適用所得稅級距(5~40%)-股利所得8.5%


如果計算結果為負,代表有機會可以退稅!


  1. 單一稅率(28%)分開計稅:股利所得按28%的固定稅率計算,不享受可抵減稅額的優惠。

試算採單一稅率分開計稅之所得人應納稅額如下:


應納稅額=(其他各類所得-免稅額-扣除額)適用所得稅級距(5~40%)+股利所得28%


若選擇適用單一稅率分開計稅者,則應注意將無法適用幼兒學前、長照特別扣除額。(所得稅法第17條第3項規定)


如何選擇股利所得應採用何種申報方式


原則上,納稅義務人若所得級距小於30%(所得淨額小於252萬元者),應建議採用全部所得合併計稅即可;若所得級距30%,再另行採用其他節稅申報方式。


股利相關的補充保費計算方式


股利所得也可能影響到相關的補充保費計算,特別是對於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的投資者。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如下:


如果股利所得超過已列入投保金額計算部分,超過部分將按照補充保費率2.11%計算。


如果是一般存股族,非以雇主或自營業主身分投保者,單次給付金額達到20,000元時,按費率2.11%進行扣除。


現在,讓我們通過一個具體案例來更好地理解股利所得和補充保費的計算。


案例:


假設您是以雇主身分投保的投資者,並在某年收到了20萬元的股利所得。同時,您已經投保了10萬元作為已列入投保金額計算部分。根據上述規則,您需要計算超過已列入投保金額計算部分的部分:


超過部分 = 20萬元 - 10萬元 = 10萬元


然後,您可以計算補充保費:


補充保費 = 超過部分 × 補充保費率2.11% = 10萬元 × 2.11% = 2,110元


所以,您需要支付2,110元的補充保費,以支付這筆20萬元的股利所得。


結論


股利所得的所得稅計算方式和股利相關的補充保費計算方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投資者在處理股利所得時,應詳細了解相關的稅務規則,並考慮如何最有效地管理他們的財務。建議在處理股利所得和補充保費計算時,尋求專業稅務建議,以確保合法合規並最大程度地受益於台灣的稅務體系。深入理解這些概念將有助於更好地管理個人財務並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

☞警語:以上為個人研究記錄,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熱門排行
上市
上櫃
合併
漲幅
跌幅
成交值

讀取中....

AD
© 2020. 凱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統編:21261212) All Rights Reserved.
1
nStock is one brand of K WAY Information. V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