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的「股王」指的是在特定時期內股價最高的上市櫃公司。台股歷年的股王反映了經濟發展的趨勢和轉變。在這簡單分享成為股王的因素有那些:
台股歷代的股王曾代表多個不同產業,下表為台股歷年股王象徵的產業別:
台股曾經的股王代表了金融、半導體、電子等不同產業。近20年來,電子產業逐漸崛起,尤其在IC設計、光學、太陽能、手機和遊戲等領域。例如2001至2011年,聯發科、大立光、茂迪、益通、宏達電、伍豐、網龍等代表了電子、太陽能和博弈等領域。
而最長壽的股王大立光也曾霸佔股王之為長達9年。疫情時代崛起的產業,矽力-KY和信驊這兩家也代表伺服器產業的發展趨勢。在到近期AI產業的蓬勃發展,矽智財產業屬於其最上游的族群,成為股王也可見其重要性。
AI產業在近年來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且影響了各個領域,從電動汽車、雲端計算到機器人技術。多家公司如NVIDIA, IBM, Microsoft, Amazon等均在AI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大公司除了自己研發AI技術,還與其他AI開發者進行合作。使得投資者對AI相關股票的興趣也逐步增長。
然而,雖然AI技術具有極大的商業潛力,但投資者仍需小心選擇投資對象,避免追求短期泡沫。PwC在2022年預測,到2030年AI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5.7兆美元,這說明了其長期的投資價值。不過,要注意某些小型公司可能僅因短期的AI相關消息而股價飆升,投資者應小心評估,避免過度投資或價格泡沫。
每一代的股王分別代表著台灣每個時期象徵的產業,如果是積極的交易者,可以嘗試在不同時期找到當時熱門的產業。當然高報酬也伴隨著相對高的風險,因次建議在追逐主流之前,要先注意風險的分散,避免看對做對卻因風險過於集中導致抱不住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