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分析師一定提前預告,哪些未來趨勢產業,老師不藏私,公開示範告訴各位如何找打底、產業趨勢有利的個股
現在只要花一分鐘填寫下方表單,你就能拿到下週飆股名單,下週笑著數錢的就是你!>>>拿好禮
2025 年,全球電動車市場需求持續回升,預計銷售量達到 1,910 萬輛,年增長 17%,隨著經濟環境逐漸穩定,消費者購買力提升,高利率的影響也有所減弱,特斯拉作為市場領導者,預計 2025 年出貨量將達 229 萬輛,較 2024 年增長 26%。
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的深入布局更進一步支持了供應鏈的穩定性,作為全球電子製造服務龍頭,鴻海的整車平台與零組件生產能力提升了整體供應鏈效率,助推行業向前發展。
特斯拉的 FSD(全自動駕駛)軟體於 2024 年累積行駛里程突破 20 億英里,消費者對其技術的接受度與信任度持續提升,2025 年,無監管全自動駕駛服務將在美國加州與德州率先推出,顯示特斯拉在自駕市場的領先地位。
Waymo亦在積極擴展業務,致力於商業自駕技術的進一步應用,預計至 2030 年,自駕車(L2+ 至 L5)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將超過 40%。
電動車與自駕技術的蓬勃發展,為供應鏈相關企業帶來顯著增長機遇,貿聯-KY(3665)作為電動車用線束及充電站纜線的主要供應商,隨著更多車企導入高效能零組件,其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信邦(3023)專注於 ADAS 和充電線技術,受益於中國本土品牌的技術升級與需求增長,預計 2025 年其汽車業務營收將增長 10.1%。此外,胡連(6279)將中國汽車品牌滲透率提升作為重點,同時在高頻連接技術方面持續推進,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中國作為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龍頭,2024 年上半年出貨量達到 440 萬輛,占全球市場的 60%。然而,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給市場帶來挑戰,促使中國車企如比亞迪(BYD)加速在歐洲建廠,以鞏固其歐洲市場份額。
儘管美國新政府計畫取消電動車補貼,特斯拉憑藉其平價車款、領先的自駕技術和碳權收入潛力,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2025 年,特斯拉全年營收預計達 1,229 億美元,年增長 23.3%;EPS 預計為 4.72 美元,年增長 84.6%。
另一方面,鴻海持續深化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積累與全球布局,從核心零組件到整車製造平台,鞏固其產業競爭力,為供應鏈注入新動能。
2025 年,電動車與自駕技術的進步將持續推動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與升級。從特斯拉到鴻海,以及供應鏈上的貿聯-KY、信邦與胡連等企業,整個產業正攜手邁向智慧交通與未來出行的新時代。
相關的最新的消息,以及老師對行情的看法、帶領會員最新的進出策略及預告,請忠實粉絲務必要收看最新的直播節目,也請動動手指頭不吝嗇給智霖老師一個讚喔!
🔥最新影音(請點影音上方標題至Youtube收視品質會更佳-TW)
文章來源:陳智霖分析師 / 亨達投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