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台化10日股東會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在龐大石化新產威脅以及政經局勢變化干擾,傳統「金三銀四」旺季已不存在,預計產能過剩恐2~3年消化,期間引發的紅海效應仍對營運增添艱困考驗。為此,台化將貫徹調整產銷結構去蕪存菁,提升產品差異化、高值化,以及追求產品、能源、管理轉型三大營運方針。
其中,調整產銷結構將拋棄無效市場佔有率,下調產銷量及營業額,力保創造利益;去年終止台灣嫘縈及紡紗生產,今年會暫停部分的塑膠產線,並提升差異化產品超過50%以上。
洪福源指出,台化自行研發製程的PIA兩岸產能開動率逾100%,全球市佔率36%。資源回收中海洋耐隆廢棄物化學回收循環使用,今年以800噸/月為目標,除品牌耕耘,更將拓展至細丹尼簾布絲供運動腳踏車胎使用。塑膠部回收ABS、PC、PP等供品牌廠 商使用,今年將達成1萬噸目標,另r-SM試驗工廠去年成功量產,今年r-PC將建廠試產。
此外,台化能源轉型將低階能源回收轉成高階蒸汽計劃依進度執行;水力發電去年加入沙鹿自來水廠,今年將有宜蘭新計劃;太陽能發電兩岸及越南持續開發中,全公司今年底上網綠電將有105MW;新港廠煤改氣發電已工程中,2025年碳排目標比基準年2020節能10%肯定會完成,碳費將會是低費率。
尤其,台化今年起更將推動營運動態管理AI化,應用生成式AI,從原料採購、產銷、銷售都納入數位優化管理,提供最佳管理模式分析,創造最大利潤,目標是2030年完成後每年創造25億以上效益。(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彭暄貽)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