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標普全球5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上月的47.8升至48.6,但仍低於50的榮枯線,顯示製造業的營運狀況連續3個月轉差。總的來說,緊縮速度已從4月的16個月高點回落,偏於溫和。
標普全球最新PMI數據顯示,臺灣製造業景氣持續小幅轉弱,無論產量、新增訂單,抑或新增出口外銷,皆連續第二個月緊縮。受訪業者指出,在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下,需求降溫、客戶下單態度猶豫,兩者都拖累銷售額;廠商繼續在5月減少採購,並再度縮減人力規模。另一方面,企業積極推動銷售,而且在投入成本開始趨跌的支持下,進一步調降售價。
展望未來12個月的生產前景,企業普遍預期將會降低產量,反映臺灣廠商在5月依舊抱持悲觀看法。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 Annabel Fiddes 表示:「臺灣製造業5月的景氣表現已連續3個月轉弱,受訪業者經常強調美國關稅和巿場巿場的不明朗因素,對需求造成負面影響。雖然產出量和新訂單的跌勢已較上月趨緩,但新出口銷售卻因客戶下單的態度猶豫,創下17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客戶需求下滑,加上未來貿易情勢並不明朗,意味企業繼續看淡生產前景。值得注意的是,為配合減產規劃,廠商在5月繼續減少採購,並且再度精簡人力。需求放緩也促使企業調降售價,跌幅接近兩年最大。」(編輯:沈培華)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