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主動式ETF「這不是送分題,是送命題吧?」他認為,市值型ETF這個名詞有點被濫用,市值型是以市值大小排序,不應該有其他選股邏輯在裡面,有的會再加1個、2個或3個選股條件,比如流動性、ESG或低碳等,「你還能說它是市值型ETF?覺得會打一個問號啦!」
小資YP說,純市值的0050、006208,可能會是比較適合大家的選擇。
對金管會今年引進主動式ETF,他卻一點也不心動,一針見血說:「這不是送分題,是送命題吧?」
根據美國權威報告SPIVA指出,超過8成的主動型基金,20年績效皆不及S&P 500指數,也就是經理人的長期績效是落後大盤的,「很多人會想拚一把,有點像是在賭博,但是勝負自負、結果自負嘛」。
將高股息ETF列為拒往戶,認為只是把經理人的選股邏輯「包裝」在指數上,如果你是指數大盤派,相信長期投資下,有效率的市場會長期向上,自然就不會去選擇背後隱含選股邏輯的高股息ETF。
但對不少存股族來說,高股息ETF每季甚至每月都配息,將到手股息繳房貸或當生活費「很有感」,但他認為,從總資產的角度來看,股息也是資產的一部分,可以自己賣股當成股息現金流。
【賣股模擬0056現金流,20年後0050或006208比0056多賺967萬】小資YP以「0050賣股模擬0056現金流」為例,拿1千萬投資20年,當每季元大高股息(0056)發股息時,0050就賣出相等金額的股票,20年後,0050比0056多賺967萬。
這是比總資產的概念,「誰比較會漲才是關鍵」,如果勤奮點,你就多賺了900多萬,0050值得你這麼做吧?你懶一點,就損失900多萬,這也是你的選擇。
同時他也點出股息的最大盲點,多數人都以為股息是多的,當成存款利息來看,但存款本金不會變,股價卻是變動的,股息其實是自己給自己錢,才會稱股息為殖利率,而不是利率,應該要把股息再投入,才能加快累積複利。
至於如何決定股債比例?他建議用110減去年齡,就是股票比例,如果超過60歲,強烈建議股票要超過5成,因為承受風險不夠的話,是沒有辦法抵抗通膨的,過度保守對退休資產的累積,反而是有害的。
如果是初入股市的投資小白,小資YP會建議分批定期定額投入,比如每月3000元開始,先了解自己的風險耐受度,「以免遇到一次小股災,被扛出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同時,所有的統計數據,都是All in勝率高,但考量到人性,定期定額會比較適合新鮮人,可以循序漸進,等到能接受市場波動後,自然而然就會將年終獎金單筆投入。
把經營自媒體當興趣,成立部落格「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和YP指投網,利用數據分析,推廣指數化投資,比如YP指投網可回測多檔個股或ETF的比較績效,免費提供讀者使用,也是他小小成就感的來源,他坦言「寫部落格沒什麼錢,加上每月維護成本其實是虧錢的」。
不打算開除老闆的他,還將自身經驗分享出書,提出「1年投資5分鐘」的觀念,輕鬆打造每月3萬被動收入,希望幫助一般人跟他一樣,學會投資也改變人生。
側記》小資YP是標準的理工系男子,擅長用數據精算,講話也不愛拐彎抹角,總是一語中的,直搗核心。唯獨談到家人生病時一度哽咽,跟妹妹同為3月壽星的他,更開心秀出全家開心慶生照,看得出1家4口感情深厚。
有點酷酷的外表下,內心卻很是柔軟,相約星巴克採訪時,還深怕突如其來的大雷雨,淋溼記者的包包,主動說自己的後背包很空,完全可以暫放沒關係,果真是善良的長男啊!(2-2)(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馮恩惠、李宗莉)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警語:以上媒體報導,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